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考核制度
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开足开齐地方课程,全面挖掘学生潜力,我校确立了“双轨并行促规范,两翼齐飞创特色”的发展战略。为保证课程的实施质量,特制定综合考核制度。
一、评价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它明确了学生、教师和课程自身是课程评价体系的价值主体。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个方面: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
二、评价内容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
(一)对课程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的最终评价。
(二)对学生的评价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等级制。等级制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时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药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等级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三)对课程评价体系的评价
1.地方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评价任务由课程实验研究小组具体承担。校长 担任课程改革组长,全面负责制定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2.地方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要分学科制定,科学、合理、细致, 具有教育和发展的功能。精心设计符合我校实际的评价标准,注重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水平。
3.对学校课程和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的评价要以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 标为准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生动化。
4.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 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5.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评价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 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究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6.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评价要注重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 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校本课程不断革新、不断适应学校学生学习的需求机制。
三、评价对象
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与目标定位的评价、对地方和校本课程方案的可行性的评价、对地方和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估。
评价内容分为“对地方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与目标定位的评价分析、对地方和校本课程方案可行性的评价、对地方和校本课程实施过程(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地方和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我们所应用的评价是否科学、合理、全面、有效、可信等。
四、考核细则
1. 课程方案考核表
考核项目
|
考核要求
|
评价等级
|
课程目标的确立
|
目标明确、清晰
|
优秀
|
合格
|
不合格
|
综合考虑学生能力,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
|
|
|
课程内容
|
内容组织的好,层次分明,教材框架清晰。
|
|
|
|
内容科学、启发性强,突出能力培养。
|
|
|
|
内容能与时俱进
|
|
|
|
课程评价
|
可操作性强,方法科学,具有激励性和制约作用
|
|
|
|
2.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考核目标
|
目标描述
|
评价等级
|
理念体现与教学设计
|
正确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模式,课堂三维目标和谐共融,设计独特。
|
优秀
|
合格
|
不合格
|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
|
确定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
|
|
|
|
教学组织
|
教学组织主次分明,各个环节流畅,课堂生成好。
|
|
|
|
学生课堂参与度
|
学生学生方式体现自主与合作,参与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
|
|
|
教师教学反思
|
能客观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且能有改进
|
|
|
|